1927年4月21日,革命局势急转直下。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发动了震惊全国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人进行了血腥的围剿和屠杀。举国上下风声鹤唳,十里洋场更是哀鸿遍野。在这起事件中,一个小人物的命运被改变了。他名叫板凳(王宝强 饰),自幼便成了孤儿,多年来一直为杂技团齐班主(午马 饰)收养。在帮师傅搭救的途中,他遭遇了共产党人和青帮以及国民党特务的枪战。与他一同遭遇枪战的还有师兄常墩子。常的真实身份是共产党员,他正带着女孩红儿去和地下党员唐雪梅(小陶虹 饰)街头。常死前将红儿托付给板凳,板凳被迫成为了女孩的父亲。与此同时,国民党方面积极追查重要情报“火种”的下落,攸关革命存亡的时刻渐渐到来……
展开
原创影评
《我的父亲是板凳》这部剧以独特的视角,将观众带回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旧上海。它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电视剧,更像是一幅描绘小人物在乱世中挣扎与成长的画卷。王宝强饰演的“板凳”一角,堪称全剧的灵魂。他以标志性的质朴演技,将一个原本卑微、胆小的杂耍艺人刻画得入木三分。起初,板凳只是一个为了生存而苟活于世的小角色,他的世界简单而狭隘,直到命运将他一步步推向革命的洪流。王宝强通过细腻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精准地传递出板凳内心的转变——从最初的恐惧、迷茫,到后来的坚定与勇敢。这种层次分明的表演,让观众能够深切感受到角色在血雨腥风中的蜕变。
陶虹、张子枫等演员的加盟,为这部剧增添了更多温情色彩。尤其是张子枫饰演的女儿形象,她与板凳之间的父女情成为贯穿全剧的情感纽带。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这份亲情显得尤为珍贵。无论是相依为命的温暖瞬间,还是面对生死离别的撕心裂肺,都让人动容。这些情感戏份并未喧宾夺主,而是巧妙地融入主线叙事中,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力量。
该剧的叙事结构紧凑且充满张力。故事开篇便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为背景,将板凳卷入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斗争。编剧巧妙运用悬念迭起的情节设计,让每一次危机都成为角色成长的契机。例如,板凳在加入共产党的过程中遭遇的种种磨难,不仅展现了革命道路的艰辛,也凸显了他从一个普通艺人成长为坚定战士的心路历程。这种跌宕起伏的叙事节奏,使得整部剧既有历史厚重感,又不失观赏性。
《我的父亲是板凳》最打动人心之处在于其深刻的主题表达。它通过一个小人物的视角,折射出大时代的沧桑巨变。板凳的成长史,实则是一部草根英雄的觉醒史。他用行动证明,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能在信仰的指引下焕发出非凡的光芒。剧中那句“血雨腥风中的草根英雄传”,恰如其分地概括了这部作品的精神内核。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主义并非天生无畏,而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选择热爱并为之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