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东野圭吾原著同名小说《解忧杂货店》,讲述了在一家僻静街道旁的杂货店,只要写下烦恼投进店前门卷帘门的投信口,第二天就会在店后的牛奶箱里得到回答。某个夜晚,三个身在迷途的年轻人阿杰、小波、彤彤无意闯入,没想到开启了时光隧道,从收到来自过去的第一封咨询信开始,在不断的回信和收信过程中,过去链接了未来,犹豫是否该坚持音乐梦想的秦朗、是否该和家人因逃债远走他乡的浩博、是否应该放弃舞女工作的晴美都从他们的回信建议做出了选择,找到了心灵的方向,不经意间也串联了所有人的人生。同时这三个年轻人也收到了对于自己困惑的解答。
展开
原创影评
银幕上亮起「解忧杂货店」那方温暖的灯光时,三个小偷慌乱的笔迹与店主浪矢爷爷泛黄的信纸,在时空交错中编织出一张温柔的网。这部改编自东野圭吾原著的国语电影,没有刻意追求悬疑剧的跌宕起伏,反而用几段看似平凡的书信往来,将人心褶皱里的挣扎与光亮缓缓铺陈开来。
王俊凯饰演的小波站在废弃杂货店里,指尖划过尘封的货架,那种被世界抛弃的迷茫感几乎要溢出银幕。当他与同伴以“解忧人”身份回信时,笔尖悬停的犹豫、纸张折痕里的情绪,都被年轻演员诠释得格外细腻。尤其是回复那个纠结于奥运梦想与绝症男友的女孩时,三人组从戏谑到郑重的态度转变,让荒诞情境下的责任萌芽显得真实可信。
导演韩杰的叙事如同杂货店里层层堆叠的旧物。1993年的中国小镇,迈克尔·杰克逊的海报与崔健的摇滚磁带取代了原著中的披头士,这些本土化符号不仅没有违和感,反而让穿越时空的信件更贴近我们的集体记忆。当音乐人秦朗在狭小阁楼里反复修改《重生》的旋律,塑料桶当鼓架的即兴演奏片段,竟比原版日式励志更戳中人心——那些关于艺术理想的挣扎,在筒子楼斑驳的墙缝里生长得分外坚韧。
最令人动容的是影片对“救赎”的重新诠释。浪矢爷爷坚持回复恶作剧信件时,镜头扫过他书架上整齐排列的咨询信,每封都像一枚被小心收拢的星星。而三个小偷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逐渐显露出的笨拙善意,比如为孤儿院孩子偷偷送玩具时的蹑手蹑脚,让善恶边界变得模糊温暖。这种“双向治愈”的设计,消解了传统剧情片非黑即白的道德判断,正如杂货店卷帘门上那句“除了你,没人能决定你的人生地图”。
当最终所有故事线索汇聚成星辰般的脉络,观众才惊觉那些看似离散的章节,早已通过杂货店的牛奶箱紧密相连。这部电影最珍贵的,是它始终相信文字的重量——在这个即时通讯的时代,依然有人愿意为陌生人写下一整页的真心。或许我们都需要这样一间解忧杂货店,不是为了寻找答案,而是借由他人的悲欢,照见自己内心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