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畅销小说的战争动作片,由理查德.伯顿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故事发生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军官率领一支突击队去拯救被德军俘虏的美国将军。他们的目的地是阿尔卑斯山上地势凶险的城堡,六名队员穿着德军制服越过种种关卡,但其中一名成员突然神秘死亡,揭露出队伍中有内奸,于是队长策划了一个危险的计划来救人除凶。导演布莱恩.G.赫顿擅长于利用大自然的地形地物来安排一连串的爆炸追逐场面,尤其高空缆车中的生死斗拍得相当紧张刺激,是突击队电影中的佼佼者。《血染雪山堡Where Eagles Dare》是擅长执导战争片的导演布莱恩·G·赫顿1969年打造的代表作之一,在随后的1970年布莱恩·G·赫顿再次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合作了另外一部经典的二战电影《凯利和他的英雄们》,此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血染雪山堡》曾经以《魔窟寻谍》为片名在国内公映过,配音工作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完成的,导演是徐雁和王瑞,配音演员包括胡连华和刘大航等。影片曾在1990年获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作为当时的“大片”也曾一票难求。150多分钟的影片每一分钟都充满紧张感,绝无冷场。前半部分以斗智为主,悬念丛生。编剧布局解局功力实在是高超。而后半部分大段的爆炸场面和贴身肉搏让影片的风格为之一转,由一部间谍片转变而成为动作片,一定会让动作片迷们大呼过瘾。显而易见,《血染雪山堡》是那种很难被复制的好莱坞经典动作影片之一。顶级的悬念设置加上火暴的动作场面,一步一惊心式的斗智斗勇,让人窒息的气氛渲染,起伏跌宕的设局解局,性格男星的硬派表演从影片一开始就把所有观众牢牢得钉在座位上。丝毫感觉不到150多分钟的时间流逝,只盼能再多看一分钟就好!导演布莱恩.G.赫顿擅长于利用大自然的天然地形地物来安排一连串的爆炸追逐场面,美丽的阿尔卑斯风景为影片提供了绝好的拍摄场景,尤其是影片后段高空缆车中的生死缠斗拍得紧张刺激,让人拍案叫绝。理查德·伯顿扮演的英国军官是攻击那座看似不可能攻破的“鹰堡”以营救美国将军的突击队头领。而年轻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则是突击队中唯一的美国人,一如既往的冷静和酷酷的表情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招牌,本片也是他在莱昂内的“意大利通心粉式西部片”中取得成功后回到美国拍摄的影片之一。两位著名硬汉的对手戏在影片中被演绎得火花四溅,两人间的合作充满了力度和魔力,使观影的乐趣大为提高。试想换任何其中的一位都达不到如此奇妙的化学效应。老牌牛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片中俨然就是一个二战版的牛仔形象,唯一缺少的就是一件斗篷和一顶牛仔帽而已。更令人叫绝的是当观众都以为影片行将结束的时候,全片最大的一个悬念却还在等着你呢。不由得不让人再次赞一下编剧讲故事的超卓功力。
展开
原创影评
《血染雪山堡》是一部1968年上映的英国动作战争片,由布莱恩·G·赫顿执导,理查德·伯顿、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玛丽·乌尔主演。影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了一支由英国少校马尔科姆率领的六人突击队,执行营救被德军俘虏的美国将军卡迈克尔的高危任务。这部影片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战争片,更是一部充满紧张刺激和悬疑的特工电影。
从观影感受来说,《血染雪山堡》无疑是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动作片。影片开场便将观众带入到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氛围中,随着剧情的推进,各种惊险刺激的战斗场面接踵而至,让人目不暇接。特别是突击队成员们空降巴伐利亚,潜入地势险要的施陶芬堡城堡的情节,更是让人心跳加速,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场生死未卜的救援行动之中。
在角色表演方面,理查德·伯顿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演技堪称精湛。伯顿将马尔科姆少校的冷静与果敢演绎得淋漓尽致,而伊斯特伍德则以其独特的硬汉形象,为影片增添了不少亮点。两位主演的对手戏更是火花四溅,让人过足了瘾。此外,玛丽·乌尔等配角的表现也相当出色,为影片增色不少。
叙事结构上,《血染雪山堡》采用了线性叙事的方式,使得整个故事条理清晰,节奏紧凑。影片从突击队组建开始,逐步展开救援行动,再到最后的决战,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环环相扣。这种叙事方式不仅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剧情,也增强了影片的连贯性和观赏性。
总的来说,《血染雪山堡》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更让我们体会到了人性的伟大与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