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澳门回归前夕,雕塑大师顾松林为创作中央政府赠送给澳门特区的雕塑“盛世莲花”去澳门采风,与廖记木雕店掌门人廖济昌成为挚友。 十年后,“木雕-神像雕刻”成为澳门第一项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誉的项目,顾松林与廖济昌约定,澳门回归二十周年庆典之际,他要在自己的雕塑展上展示廖济昌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最具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工艺所展示出的澳门文化传承。 廖济昌的儿子廖梓豪执意要扭转木雕店生意不景气的现状,为了一笔生意居然找到当年被父亲逐出师门的徒弟徐师傅,要仿制神像。廖济昌一怒之下决意闭门封刀。在顾松林和女儿顾晓婕的调和下,廖济昌与徒弟和儿子摒弃前嫌,和好如初。两家人在澳门共迎回归盛典。
展开
原创影评
当银幕上澳门的街巷在《又见莲花》中渐次展开,那温润的岭南气息便扑面而来。这部以澳门回归二十周年为背景的影片,没有选择宏大的历史叙事,而是将镜头对准了一座老宅、两代匠人的命运交织,在刻刀与木屑的纷飞中,竟让我触摸到了时代变迁中最动人的温度。
杨叙辰饰演的顾小婕堪称全片的灵魂。她从北京风尘仆仆赶来澳门时的那份局促,与面对顽固坚持传统工艺廖师傅时的无奈,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尤其当她意外发现祖父与廖家深埋三十年的约定时,眼中闪烁的不仅是惊讶,更有对工匠精神的重新认知。吕熙塑造的廖梓豪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这个试图用现代商业思维改造老字号的年轻人,在仿制神像事件爆发后,那种理想与现实撕裂的挣扎,被演绎得极具说服力。李鸿杰饰演的廖济昌则如同澳门传统的化身,他枯瘦的双手紧握刻刀时的力量感,对着学徒训话时沙哑却坚定的声线,无不彰显着老一代匠人的风骨。
影片的叙事结构犹如一件精巧的木雕,采用双线并行的方式将1999年澳门回归前夕与2019年当下巧妙编织。当年轻导演高敬风为拍摄纪录片闯入这家百年雕刻店时,不仅揭开了师徒二人分道扬镳的往事,更让新旧观念在碰撞中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最令人动容的是那场暴雨夜的对手戏:顾小婕举着手机电筒照亮廖师傅布满老茧的手,光束下飞舞的木屑仿佛时光的碎片,此刻传统与现代达成了无声的和解。
作为献礼片,《又见莲花》的智慧在于将家国情怀具象化为对工匠精神的礼赞。当最后那座融合南北派雕刻技艺的“盛世莲花”终于完成时,观众看到的不只是艺术杰作的诞生,更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缩影。影片结尾处,廖梓豪将父亲的刻刀郑重交予顾小婕,这个跨越三代人的传承仪式,恰似澳门这座古城在时代浪潮中坚守本真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