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那昏聩糊涂的周幽王(王绘春饰),只为博得美人一笑,竟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荒唐戏码,结果导致王权零落,死于犬戎兵的铁蹄之下。以此为转折点,各路诸侯相继崛起,郑庄公寤生(唐国强饰)聪颖狡诈,在和诸侯乃至周王的交错中纵横捭阖,名震一时。黄泉认母,周郑交质,皆因他流传千古,却也为乱世霸主们做了坏的榜样。此后,禽兽齐襄公诸儿(鲍大志饰)淫乱亲妹,不惜拉杀鲁公,几乎断送了齐国的国脉。多亏齐桓公(杨立新饰)和千古名相管仲(刘涛饰)才成就了齐国的一方霸业。此外,楚国、越国、吴国、晋国。春秋霸主相继出世,上演着华夏历史上最纷乱也是最精彩的一段故事……
展开
原创影评
《东周列国·春秋篇》以磅礴的史诗格局,将观众带回那个礼崩乐坏又百家争鸣的时代。开篇便以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荒诞行径拉开序幕,这一极具象征性的情节不仅奠定了全剧的历史厚重感,更通过戏剧化的处理揭示了权力与人性博弈的永恒主题。剧中郑庄公“黄泉认母”的段落令人印象深刻,导演用近乎悲壮的镜头语言,将政治权谋与伦理亲情交织成一幅春秋画卷,而这种对复杂人性的刻画贯穿始终,让历史人物不再是教科书上的符号,而是充满血肉的矛盾体。
在表演层面,杨立新饰演的齐桓公堪称一绝。他精准捕捉了这位春秋霸主从锐意进取到晚年困顿的转变,尤其在管仲灵柩前牵引灵车的那场戏,佝偻的身躯与颤抖的双手传递出深沉的孤独感,将君臣相得的千古佳话演绎得淋漓尽致。值得关注的是剧中大量文言对白的处理,演员们没有选择照本宣科式的念白,而是通过语气节奏的变化赋予古文现代性表达,这种创新既保留了历史韵味,又避免了疏离感。
叙事结构上,该剧采用多线并进的群像式写法,在三十集篇幅中串联起百余位历史人物。尽管有观众认为部分情节推进稍显仓促,但正是这种快节奏的叙事反而契合了春秋时代瞬息万变的特征。比如卫国石碏大义灭亲的桥段,仅用短短几场戏便勾勒出忠奸善恶的剧烈碰撞,这种高效叙事反而增强了历史的纵深感。
最值得称道的是作品对历史精神的重构。它跳出传统宫斗权谋的窠臼,着重探讨制度变革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当看到子产铸刑鼎引发贵族哗然时,编剧借平民视角展开的讨论至今仍具现实意义。那些关于法治启蒙、民本思想的零散片段,如同星火般散落在诸侯争霸的主线中,最终汇聚成对文明演进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