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土改以后,老模范高正国(方化 饰)有点走下坡路了。慢慢地,集体活动不参加了,一心闹个人发家,老伙计陈为邦(王延盛 饰)的话也听不进去了。周围群众意见很大,说他不象个老贫农的样子。女儿二珠(陈学洁 饰)通过老农会(刘儒 饰)的开导,了解了父亲固执落后的思根源。老陈的儿子小海(霍德集 饰)也帮二珠做他父亲的工作,但父女俩还是在征购余粮的问题上闹翻了。随着合作化的到来,高正国急的座卧不安,他不情愿自己的财产归大队。老农会组织积极分子找他谈心,特别是李大妈的投井自尽,强烈震撼了高正国的神经。曾经的老模范终于把视为生命的土地证交给了社里......
展开
原创影评
看完电影《两家人》,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部以1953年农村合作化运动为背景的剧情片,通过高正国与陈为邦两个家庭的观念碰撞,展现了农业合作化进程中的价值观变迁。
影片中,老贫农高正国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曾经是土改后的老模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偏离了集体的道路,一心追求个人致富,甚至拒绝参加余粮征购,与投机商人勾结。演员方化将高正国这个角色的复杂性演绎得淋漓尽致,让我既对他的固执感到愤慨,又对他的转变感到欣慰。而陈为邦则代表了坚持合作化理念的一方,他与高正国的冲突逐渐升级,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人物表演方面,陈学洁饰演的高正国之女二珠同样出色。她不仅有着年轻一代的觉悟与担当,还勇敢地站出来与父亲展开思想斗争。在陈为邦之子小海的帮助下,二珠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逐渐让父亲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种以理服人的方式,不仅体现了年轻一代的成长,也为影片增添了一份温情。
叙事结构上,《两家人》采用了线性叙事方式,按照时间顺序逐步展开故事。从高正国的个人发家梦到李大妈的投井自尽,再到最终的思想转变,每一个情节都紧密相连,构成了一个完整而紧凑的故事框架。特别是李大妈的悲剧事件,强烈震撼了高正国的神经,也成为了他转变的关键点。
主题表达方面,《两家人》不仅仅是一部反映农村生活的电影,更是一部探讨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想冲突的作品。通过高正国和陈为邦两个家庭的对比,影片揭示了在社会变革时期,人们需要放下私利、拥抱集体的重要性。同时,也展现了年轻一代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