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世界忙于迎接08奥运大事,香港学生最重视的战役──中五会考在即,九个少年男女却茫然站在成人与小孩的关卡,于网络、短讯、物欲横流的虚拟与残酷现实中迷茫;躁动又脆弱的心灵惺惺相惜,烈日下坦然寻求青春专属的爱与自由。太阳底下无新事?一次比一次荒谬的小故事却悄悄发生,由一条手机短片开始,众人由互相依赖演变成互有芥蒂,由互相维护至互相猜疑;逐渐瓦解的友谊、一触即破的爱情、家庭的羁绊,死与生的冲击,瞬间磨蚀青春的棱角,把少年由放浪的自由国度拉回现实社会。向往灿烂青春的自由共同体,烈日下放声呐喊,炽热坦然的成长宣言!年仅23岁的新晋年青导演,以跳脱幽默的手法,呈现今日香港少年人在忧郁阳光下汗水逆流,追逐灿烂青春却身陷残酷异境的成长故事。
展开
原创影评
《烈日当空》以炽热的笔触勾勒出青春的褶皱,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划开成长表皮的伪装,将那些被阳光灼伤的秘密暴露在香港街头潮湿的空气里。影片没有用怀旧滤镜美化少年时代,反而让每个角色都在烈日与阴影的交界处无所遁形——当友情被现实碾成细沙,亲情在生存压力下扭曲变形,爱情成为都市霓虹中转瞬即逝的泡影,导演曾志伟用近乎残忍的真实感,让观众听见青春骨骼碎裂的脆响。
演员们贡献了极具说服力的表演,尤其是几位新人演员眼中那种未经打磨的莽撞与脆弱,恰好暗合了角色在成人世界边缘挣扎的状态。他们在街头巷尾游荡的身影并非简单的叛逆符号,而是被物质主义挤压出的畸形轮廓。某场暴雨中的争吵戏份,雨水混着泪水冲刷过年轻脸庞的特写,将成长阵痛具象化为生理层面的窒息感。
叙事结构如同被打翻的调色盘,碎片化的记忆片段在现实时空中不断闪回。这种非线性手法初看略显凌乱,却巧妙复刻了青春期思维跳跃的特性。当镜头扫过香港特有的密集楼宇与狭窄街巷时,空间本身就成了沉默的叙事者,那些晾晒在铁丝网上的校服、便利店冰柜里凝结的水珠、午夜巴士窗玻璃上的雾气,都在诉说着比台词更隐秘的心事。
主题表达上,影片拒绝给出廉价的救赎方案。所谓“烈日”既是灼烧理想的毒辣日光,也是照亮真相的残酷聚光灯。它揭示着青春从不是单维度的明媚,而是混杂着血腥味的成长仪式。当最后一个长镜头定格在主角们走向不同方向的背影时,观众终于理解:这场青春的葬礼没有赢家,所有试图保留纯真的人,都注定要在现实世界留下带伤的掌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