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马努·里奥斯 饰)是一家公立医院的一名住院医生,他在这里已经工作了几个月。数百次轮班,数千个小时,几乎没有时间过自己的生活。但这是他的职业,他愿意尽一切努力成为最好的医生。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家医院会爆发全面罢工,而且不提供最低限度的服务。为了提高公众对医院所做的重要工作的认识,并对公共卫生系统正在遭受的政府开支削减表示抗议,职工们被迫采取这种措施。但是比尔和其他住院医生不确定是否要参加这次可能对病人造成致命后果的罢工。从这场冲突中,我们将了解他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那些在医院里不顾一切地承担过多责任的年轻人是谁,那些愿意为了自己的信仰而失去一切的成年人又是谁?
展开
原创影评
《呼吸之间》作为一部医疗题材电视剧,将镜头对准了西班牙某公立医院的急诊室,以住院医生比尔的视角展开叙事。剧中既呈现了医护人员每日与时间赛跑救治病人的专业日常,也毫不避讳地揭露了医疗资源短缺、政府开支削减等现实问题。当医院爆发全面罢工时,那些关于职业道德与个人生活的挣扎,在马努·里奥斯克制而细腻的表演中显得格外真实——他饰演的比尔既有年轻医生的理想主义,又不得不面对连续工作数千小时的疲惫,这种矛盾感让角色充满生命力。
导演迪托·钦察泽延续了其现实主义风格,用大量手持镜头捕捉医院的混乱场景。急诊室里永远挤满患者,走廊加床占据消防通道,这些画面没有刻意煽情却极具冲击力。剧集结构设计巧妙,每集围绕一次重大医疗事件展开,罢工冲突贯穿始终,但最动人的反而是那些细微处:护士长偷偷为无家可归的病人准备食物,主治医师在手术失败后独自坐在更衣室发呆。这些细节堆砌出医疗系统崩溃时普通人的坚守。
该剧最深刻的张力来自“呼吸”的双重隐喻。表面上是医生们抢救患者呼吸道的职业日常,深层则指向整个社会急需喘息的生存状态。当罢工使医院陷入瘫痪,氧气供应中断那一刻,屏幕内外都感受到窒息般的压抑。这种艺术处理将公共卫生危机升华为人性考验——是否要为了抗议而牺牲眼前生命?编剧没有给出简单答案,而是通过不同立场医生的对话,展现了体制困境下个体的两难抉择。
比起同类型作品,《呼吸之间》拒绝脸谱化叙事。反派不是某个具体人物,而是整个系统的冷漠。有场戏令人印象深刻:比尔因疲劳误诊后,镜头长时间停留在他颤抖的双手上,此时背景音是此起彼伏的心电图警报声。这种沉浸式体验让观众代入医生视角,理解他们在制度重压下的崩溃瞬间。配乐运用也很精妙,多数时候只有医疗设备运转声,直到第4集结尾才出现唯一一段钢琴旋律,恰如黑暗中的微光。
全剧最高明之处在于对“救赎”的重新定义。当主角们最终突破职业倦怠与体制桎梏,他们选择的不是反抗或妥协,而是在有限条件下继续专业坚守。就像最后一幕那个长镜头:晨光透过ICU玻璃窗,比尔为昏迷患者调整呼吸机参数,他的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抗议标语,而监测仪上的绿色波纹正规律起伏着。这个充满诗意的画面道尽医者仁心的本质——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守护生命的那口气,从来都不曾真正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