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城市出现了一名绰号“Blitz”的连环杀人魔,他神出鬼没地杀害多名警官,而他的凶器只是一把锤子。没人知道他的踪迹,而他也因作案手法老练而使警方难以破案。嚣张的他更在每次作案前后都会和某报社负责犯罪版块的编辑邓洛浦报告杀人的细节,从而追求社会的关注。邓洛浦为了自己出名而没有通知警方,每次都能让警方试图封锁消息的计划破灭,也因此被警方注意。个性容易冲动火爆的警察布兰特因正义感太强殴打嫌疑犯,屡次遭投诉、上报纸,上司颇为恼火。这一次,布兰特奉命追查这名凶手,面对凶残狂妄凶手的放肆挑衅,他决定要靠自己的双手,为这个社会伸张正义......
展开
原创影评
《玩命追踪》以英式黑色幽默为骨架,用凌厉的叙事节奏和粗粝的现实质感,构建了一场充满讽刺意味的警匪博弈。导演艾略特·莱斯特没有延续传统动作片的爆米花套路,而是将镜头对准伦敦阴暗角落,通过杰森·斯坦森饰演的暴力警探布兰特与艾丹·吉伦扮演的变态杀手“闪电”之间的猫鼠游戏,撕开了现代都市文明表象下的暴力疮疤。
杰森·斯坦森此次摒弃了标志性的近身肉搏戏码,转而通过眼神和台词塑造角色。他饰演的布兰特警官如同一头困兽,暴躁易怒的外表下藏着对程序正义的怀疑,每次与搭档——帕迪·康斯戴恩饰演的同性恋警官互动时,剑拔弩张的对话里都暗含着对社会偏见的反讽。而艾丹·吉伦演绎的“闪电”堪称近年影坛最令人不寒而栗的反派之一,他将连环杀手的狂妄与脆弱完美融合:作案时的癫狂大笑与面对媒体时的病态虚荣形成强烈反差,这个因遭受警察暴力而心理扭曲的形象,恰似对现实社会矛盾的尖锐隐喻。
影片叙事结构采用双线并行模式,明线是布兰特追查凶案的过程,暗线则通过媒体与罪犯的勾结展开社会批判。当杀手在警局被释放时遭遇媒体围猎的场景,将资本主义新闻业的嗜血本性暴露无遗,这种对制度性荒诞的揭露,使电影超越了普通犯罪类型片的格局。不过剧本在支线处理上稍显仓促,黑人女警与卷发线人的故事线未能充分延展,导致部分情节转折缺乏足够铺垫。
真正触动人心的是影片结尾的道德困境:当法律无法制裁罪恶时,布兰特选择以暴制暴的解决方式,既延续了硬汉侦探的宿命轮回,又抛出了关于正义边界的永恒追问。那些穿插在紧张追逐中的英式冷幽默,比如两位警官在办案途中互相嘲讽的台词,反而强化了现实世界的荒诞底色。这种在娱乐性与社会性之间找到的微妙平衡,让《玩命追踪》成为值得反复咀嚼的黑色犯罪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