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美国现任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学生时代故事的独立剧情片《巴里》确定将拍。该片将由《模仿游戏》制片公司Black Bear Pictures担纲制作。据美媒报道,《巴里》最终确定将由Devon Terrell和圣丹斯获奖恐怖片《女巫》的主演安雅·泰勒·乔伊主演。曾执导纪录电影《Kumaré》和《恶》的Vikram Gandhi担纲导演,小说《Go the Fuck to Sleep》作者Adam Mansbach执笔该片。《模仿游戏》的制片公司Black Bear Pictures将与Cinetic Media共同担纲制作。影片预计将于今年四月投拍。《巴里》的故事将围绕奥巴马的大学时光展开,聚焦他年轻时代的人际关系。该片是第二部讲述奥巴马年轻时代故事的电影。早在今年一月于圣丹斯电影节上亮相的《南边有你》则讲述了奥巴马与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的爱情故...
展开
原创影评
影片《巴里》以克制而深邃的笔触,勾勒出主人公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迷失。全片叙事如静水深流,表面平缓的对话与场景之下,暗涌着人性复杂的褶皱。主角巴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善恶分明之人,他带着战争烙印与赌徒式的虚无主义,在看似玩世不恭的姿态下掩藏着对“爱”这一信念的彻底崩塌——这种内在的坍塌感,被演员以近乎面无表情的表演方式演绎得极具张力。尤其是结尾处,当林登夫人与其继子布林顿在镜头前仅凭眼神的细微颤动便传递出令人窒息的情感风暴时,那种无需夸张表情支撑的演技力量,让人想起菲尼克斯在《小丑》中的灵魂震颤,却又因更为内敛克制的处理而显出独特的悲剧重量。
库布里克的影像哲学在此显现出一种冷峻的美学特质:他摒弃了传统剧情片的情绪煽动手法,转而用客观到近乎冷漠的视角,将人物置于命运棋盘上任其辗转。影片中多次出现的固定机位长镜头,仿佛是作者抽离世界的观察之眼,既无批判也无怜悯,却让观众在平静画面下感受到刺骨的荒诞——当巴里试图通过婚姻跻身贵族阶层时,那些华服晚宴、沙龙密谈的场景,在镜头冷静的凝视中逐渐显露出可笑又可悲的本质。
真正令人细思极恐的是,影片并未停留于个人命运的沉浮,而是借巴里与林登家族的纠葛,揭示了一个关于“信念死亡”的寓言。战争和赌博经历摧毁的不仅是主角的道德感,更是他对亲密关系的根本信任:他对林登夫人的轻蔑态度成为复仇导火索,而唯一能唤醒其温柔的爱子又在溺爱中走向必然的毁灭。这种环环相扣的命运链条,在库布里克精心设计的对称构图与自然光效中显得格外宿命论般地不可逃脱。
相较于当下许多依赖戏剧性冲突的电影,《巴里》的力量恰恰源于它的反高潮处理。没有热血沸腾的战斗场面或刻意煽情的生离死别,有的只是人类在社会规训与自我毁灭间的永恒徘徊。当镜头最终定格在角色们木然的脸庞上时,观众看到的不是故事的结局,而是无数个未言明的人生切片——这或许正是库布里克留给影史最珍贵的遗产:用极致理性包裹着炽热的人性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