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罗吟秋、仇子瑜同是世交的商家之后,从小同窗,长大后在商海的角逐中却成了死对手。当时,帝、后两党矛盾公开白热化,光绪帝被幽禁瀛台,积郁成疾。西太后想废立,但又对大阿哥品行不放心。忠于光绪帝的太监葛连才为掩人耳目,将民间名医乌少伯以乱党名义抓进宫里,为光绪帝暗中治病。 正在与罗家争夺乌少伯的仇子瑜,此时面对财力耗尽的对手,落井下石,将罗家推向绝境。曾经一度关照和支持罗、仇两家发展大业的穆大人,在太后查知乌少伯为光绪帝暗中治病一事,不仅没怪罪,反倒降旨嘉奖。风雨飘摇的罗家又有了一线生机……
展开
原创影评
电视剧《大栅栏》以独到的叙事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观众带回了清末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故事围绕北京大栅栏地区两大家族的恩怨情仇展开,在展现老北京市井生活的同时,巧妙地将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人性的复杂。
剧中角色个个鲜活生动,令人印象深刻。黄宗江、黄宗英、黄宗洛、黄宗汉四兄妹凭借精湛的演技,将各自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他们不仅展现了老北京人的局气与豪爽,更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呈现出人物在时代变迁中的无奈与挣扎。吕丽萍等演员的出色表演也为剧情增添了更多层次感,使得整部剧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导演采用双线并行的叙事结构,一方面聚焦于商家后代罗吟秋通过民间名医乌少伯为光绪帝治病的主线,另一方面则描绘了大栅栏地区普通百姓的生活百态。这种叙事方式既保持了历史正剧的严肃性,又融入了市井生活的烟火气。特别是对光绪帝病榻挣扎的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宫廷斗争的残酷无情,也暗示着国家命运的岌岌可危。
全剧最为动人的莫过于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通过“头顶马聚源,身穿瑞蚨祥,脚蹬内联升,腰缠四大恒”这一俗语的反复出现,剧集不仅还原了老北京的商业文化,更借由这些百年老字号的兴衰荣辱,隐喻着中华民族在近代化进程中的阵痛与觉醒。
《大栅栏》成功地将一段区域性的历史记忆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文思考。它不仅是一部讲述老北京故事的电视剧,更是一面映照民族命运的镜子。当镜头掠过那些斑驳的城墙与热闹的街市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过去的故事,更是对当下的文化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