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秦王嬴政以统一天下为大业。当时燕国为嬴政的心头之患,为帮助他早日完成统一霸业,赵姬献策到燕国假意策动刺杀嬴政的计划,如此一来,秦便有出兵攻燕的名目,争取燕国不战而降的可能。 赵姬与燕太子丹同心谋划刺杀嬴政的行动。执行任务的人选是名剑客荆轲,大隐于市的他为此重出江湖。与荆轲接触后,赵姬十分倾慕他的为人。赵姬拒绝再去说服荆轲。太子丹恼怒,将赵姬关押起来。于是,荆轲找到太子丹,提出放了赵姬,他就答应去刺秦王。与此同时,嬴政发现了关于自己身世的秘密,他恼怒不堪,甚至挥兵攻打赵国,暴行难述。 大殿之上,荆轲却失手……
展开
原创影评
当陈凯歌的镜头穿透《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表象,观众看到的不是简单的忠奸对立,而是权力迷宫中人性的挣扎与觉醒。这部被误读为历史剧的作品,实则是导演用影像解剖刀对文明基因进行的深度切片——在咸阳宫冰冷的青铜阴影下,每个角色都成为了权力游戏中的矛盾体。
李雪健塑造的嬴政彻底颠覆了传统帝王形象。他时而暴怒如雷,在宫殿台阶上疯狂翻滚;时而脆弱似孩童,蜷缩在赵姬怀中颤抖。这种分裂式表演恰恰揭示了权力对人性的异化:当统一天下的执念吞噬理智,帝王冠冕便成了最沉重的枷锁。而巩俐饰演的赵姬穿梭于政治阴谋与情感纠葛之间,她眼中闪烁的不仅是计谋得逞的狡黠,更有对乱世命运的悲悯。
张丰毅演绎的荆轲呈现出令人震撼的复杂性。市井酒徒的放浪形骸与剑客的凌厉杀意在他身上奇妙交融,当他背负着燕国地图与徐夫人匕首踏上秦庭,脚步踏出的不仅是刺客的节奏,更是理想主义者向现实妥协的沉重回响。影片最具冲击力的场景莫过于荆轲追逐嬴政的荒诞画面——两个成年男子在巍峨宫墙下如同野兽般厮打,权力赋予的冠冕在此刻尽数粉碎,暴露出人类最原始的生存本能。
陈凯歌用极具风格的视觉语言构建起权力寓言。垂直构图将咸阳宫化作直插云霄的权力之剑,每级台阶都是欲望的刻度;空旷宫殿里回荡的脚步声,则成为永恒的精神囚笼。当荆轲的匕首刺破历史的帷幕,我们看见的不是英雄末路的悲壮,而是所有困在权力链条中的人性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