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詹姆斯·默里博士(梅尔·吉布森饰演)领导下的编委会要进行新版本的《牛津英语字典》的编辑,以当时的人力科技水平,完成字典的编撰要一个世纪才能完成,詹姆斯·默里博士开创性的采用了全民参与的方式,让全英使用英语的人一起为字典收集词条定义,并通过寄信的方式发送给编撰组。 在收集定义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叫W.C.迈纳(西恩·潘饰演)的医生独自贡献了一万多条引语,这是一个专业语言学者都很难完成的工作量。当编委会决定向他致敬时,一个惊人的事实曝光了:原来迈纳医生,是美国内战时期部队的一个军医,因为患有精神分裂症而犯杀人罪,被禁闭在精神病院,是一个被认为是疯子的人。 一位教授、一个疯子,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英语大词典就这样在两个迥然不同的人手中诞生。
展开
原创影评
《教授与疯子》这部电影,宛如一幅细腻入微的人性画卷,将牛津词典编纂背后的传奇故事娓娓道来。观影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词典编纂的电影,更是一次对人性、知识与救赎的深刻探讨。
影片中,梅尔·吉布森饰演的詹姆斯·默里教授,以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语言学的深厚热爱,打动了每一位观众。他并非出身名门,却凭借自学成为语言学天才,这种逆袭的人生轨迹,让人不禁为之赞叹。而西恩·潘饰演的迈纳医生,一个因精神分裂被禁闭在精神病院的美国退休军医,他的故事则更加引人深思。迈纳在精神上的痛苦和对知识的渴望之间挣扎,他的每一次努力都显得那么悲壮而又充满力量。
电影的叙事结构巧妙,通过两条线索并行推进:一方面是默里教授如何克服重重困难,组织团队进行词典的编纂工作;另一方面则是迈纳医生如何在精神病院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及他内心的挣扎与救赎。这两条线索相互交织,共同构建了一个关于坚持、勇气与智慧的故事框架。
影片的主题表达深远而明确——它展现了知识的力量,还揭示了人性中的光辉与阴暗。默里教授和迈纳医生虽然身份迥异,但他们对知识的共同追求和对自我价值的实现,让他们成为了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只要心中有爱、有梦想,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
总的来说,《教授与疯子》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电影。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牛津词典背后的故事,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与复杂。这部电影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也是对人生意义的一次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