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摄影机拍摄的早期短片多年来一直没有很好的修复版本,卢米埃尔学会于2013年起与法国电影资料馆、法国闪电集团、意大利博洛尼亚修复实验室等多家机构联合对卢米埃尔摄影机拍摄150部左右的影片进行4k分辨率的扫描修复。由于每部影片都很短,因此卢米埃尔学会的负责人、也是戛纳电影节的节目总监福茂将其中114部影片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组合在一起后凑成一个总长95分钟左右的合集,取名《卢米埃尔!冒险开始》。这个合集在2015年5月的戛纳电影节做了120周年特别放映,法国总理也到场捧场。放映采用了类似弁士讲解的方式,观众在观看影片的同时,还收听到了福茂的同步讲评。
展开
原创影评
当《卢米埃尔!冒险开始》的光影投射在银幕上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在心底悄然蔓延。这部由蒂耶里·福茂精心编织的纪录片,与其说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电影,不如说是一封写给电影初心的情书,一次对影像本源的虔诚朝圣。它并非线性叙事,而是以114部经过4K修复的卢米埃尔兄弟短片为基石,将十五世纪末那些稚嫩却震撼的影像碎片,重新拼凑成一幅关于“真实”的壮丽画卷。
观影的过程,像是推开了一扇通往时光隧道的门。影片最动人之处,莫过于那些被岁月赋予新生的早期作品。《工厂大门》中鱼贯而出的工人、《水浇园丁》里憨态可掬的孩童、《火车进站》时缓缓驶来的蒸汽机车……这些早已成为影史图腾的片段,在高精度修复下焕发出惊人的生命力。画面中每一道光线的折射、每一张面孔的纹理,都在诉说着百年前的呼吸与温度。而那些未曾被广泛传播的短篇——比如街头行人的自然姿态、家庭聚会的温馨瞬间——则像散落的珍珠,串联起人类对动态影像最初的探索欲望。
福茂作为策展人的匠心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并未采用居高临下的学术视角,而是让影像本身成为叙述的主体。通过主题分类与节奏把控,观众仿佛置身于一场沉浸式展览:劳动场景的质朴厚重、生活喜剧的灵动俏皮、自然风光的静谧庄严,层层递进地揭示出电影从“猎奇”到“艺术”的蜕变轨迹。这种编排既是对卢米埃尔兄弟创作理念的致敬——“从实地捕获自然景象”,也暗含着对当代过度技术化的反思。
当片尾字幕升起时,影院灯光亮起的瞬间竟让人有些恍惚。那些跳动的黑白画面,不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而是依然滚烫的创作火种。它们提醒我们:电影的本质从来不是特效堆砌的奇观,而是用镜头捕捉生命的脉动。就像某个无名短片里,朝着摄影机奔去并开心笑着的小女孩那样纯粹。或许这就是纪录片真正的价值——让我们在回望起点时,重新找回凝视世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