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瑶(郑秀文饰)与同学蒋丽莉(苏岩饰)到片场参观,认识了摄影师程先生(梁家辉饰)。程先生为琦瑶拍照并倾心于她,后来更推荐琦瑶参加“上海小姐“的选举。王琦瑶的风姿不仅使她赢得了第三名,还令掌握军政大权的李主任(胡军饰)义无反顾的爱上了她。王琦瑶也全身心投入,可是李主任遭到了追杀后便销声匿迹了,王琦瑶倍感伤痛。期间她最好的朋友蒋丽莉也离开上海了。富家子康明逊(吴彦祖饰)的出现使琦瑶的生活起来波澜,琦瑶更怀上了他的孩子,由于上海局势不定康明逊必须离开,王琦瑶只好用钱买来一段婚姻以换取给予孩子的名分。十年后,她遇到了与自己女儿相仿的男孩老克,并与老克有了一段忘年恋,可是这个年轻人即将要离开上海了……
展开
原创影评
当灯光渐暗,银幕上缓缓浮现出旧上海的弄堂轮廓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郁情绪便开始在心头蔓延。《长恨歌》这部电影,如同它的名字一般,带着一种宿命般的哀婉与绵长。它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女人的故事,更是在描摹一座城市的记忆,一个时代的呼吸与脉搏。
影片最令人震撼的,是它对“时间”的具象化呈现。王琦瑶的人生被切割成不同的时代片段——四十年代的沪上名媛、五十年代的平凡妇人、八十年代的沧桑中年,直至九十年代的迟暮晚年。镜头冷静而克制地记录着她与程先生、李主任、康明逊等人的情感纠葛,但真正打动人心的,反而是那些看似平淡的日常:弄堂里的烟火气、平安里的琐碎对话、爱丽丝公寓里的光影流转。这些细节堆叠出的,是一种被时代洪流裹挟的无力感。
郑秀文饰演的王琦瑶,堪称近年来华语影坛最具层次感的女性角色之一。她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悲剧美人”,而是一个在命运面前不断妥协却始终保有倔强的普通女性。无论是少女时期的娇憨,还是中年后的疲惫与不甘,郑秀文用微表情和肢体语言精准传递了角色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当她在改革开放后重新面对旧日情人时,那种欲言又止的复杂情绪,几乎让人忘记演员本身的存在。
导演通过大量象征性意象构建起叙事的诗意:反复出现的镜子映照出王琦瑶对自我身份的困惑;老式留声机播放的爵士乐成为旧时代仅存的余韵;而最终那场猝不及防的死亡,则像极了乱世中个人命运的荒诞注脚。这种将私人情感史与城市变迁史交织的手法,使得影片超越了简单的爱情故事框架,成为一曲献给逝去时光的挽歌。
走出影院许久,仍能想起片尾那个长镜头:老年王琦瑶独自躺在病床上,窗外是九十年代上海喧嚣的工地声响。此刻的个人悲欢与城市轰鸣形成奇妙共振,或许这正是《长恨歌》最深刻的隐喻——在永恒的时间面前,每个人都是既渺小又伟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