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日被父亲李福海催着起床的外卖员李诺,一次送餐过程中偶然遇到自己少年时期喜欢的拳击运动,也正是这次“偶遇”让李诺丢了外卖员的工作,让李福海对李诺更加的不满,而这次“偶遇”让李诺看见别的拳手在拳台一次次被击倒,一次次勇敢起身的画面挥之不去,他决定开始瞒着曾经是拳手的李福海练拳,李福海偶然发现李诺练拳,李诺在拳台被一次重拳击倒后,勇敢起身。这一幕让李福海有些吃惊,在经过反复的自我斗争后决定违反和已经过世的李诺妈妈的约定,支持李诺打拳,因为这是孩子的梦想。看着李诺一次次的从从拳台上勇敢起身的画面,李福海很欣慰,这个之前连起床上班都要自己叫才行的儿子长大了,看着渐渐变老的父亲 李诺终于明白父亲的苦心。
展开
原创影评
《李诺的梦想》以拳击为切口,用克制而细腻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梦想与和解的成长故事。影片主角李诺是一名饱受生活磋磨的外卖员,日复一日穿梭在城市的街巷,忍受着客户的刁难与冷漠。一次偶然的驻足,拳击馆内拳手们被击倒后再度起身的画面,像一道惊雷劈开了他尘封的少年梦想——那个曾在母亲支持下偷偷练习拳击的自己,原来从未真正离开。
导演高翔宇没有刻意渲染戏剧冲突,而是通过大量生活化的场景堆叠情感:清晨父亲催促起床的唠叨、送餐时被客户羞辱后的沉默、深夜对着旧拳套发呆的侧影……这些琐碎的细节构筑起真实的生活肌理,让李诺的梦想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扎根于市井烟火中的倔强生长。演员对角色的诠释尤为动人,无论是李诺面对父亲反对时的隐忍不甘,还是拳击训练中身体极限下的咬牙坚持,都透着一股笨拙却真挚的力量。
影片的叙事结构采用双线并行的方式,现实里父子间的观念碰撞与回忆中母子相处的温暖片段相互交织。当李诺瞒着父亲在拳馆挥汗,镜头总会切到多年前母亲为他缠绷带的画面,这种跨越时空的呼应,让“梦想”二字承载了更厚重的情感分量。父亲的转折点设计得巧妙而自然:从偶然发现儿子练拳时的震怒,到目睹他在拳台上被击倒又挣扎站起的震撼,最终打破对亡妻的承诺,完成了从阻挠到支持的心理转变。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影片对“失败”的重新定义。李诺在比赛中一次次被打倒,却在每次倒计时中挣扎起身,他的坚持不是为了战胜对手,而是为了向自己证明“我能行”。这种不完美却足够真诚的表达,让观众看到普通人追梦路上的狼狈与荣光。当片尾父亲亲手为儿子戴上拳套,两个固执的灵魂终于在拳击台边达成和解,此刻的梦想早已超越了输赢,成为连接亲情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