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观众像美国的观众一样,经常抱怨没有电视节目可看。这就有了《B'tipul》--一部每周播出五天的关于一位心理学家和其病人的广播剧。这部剧在以色列赢得了所有最高奖项和空前的收视热潮。现在,美国观众正在抱怨由于编剧罢工电视台没有原创节目,HBO希望热播历史重演。下周一HBO电视台将推出根据以色列热播剧改编的《就诊》(In Treatment)。《就诊》由加布里埃尔-伯恩(Gabriel Byrne)扮演主角--紧张兮兮的生活乱成一团的中年精神治疗师保罗(Paul)。和病人在一起的时候,他热心倾听,与病人眼神交换并且会说诸如“我对你说的一切都十分感兴趣,我是认真的,”这样的话。接下来的九周,观众在每个工作日的晚上都将看到他。看他如何与病人成为朋友,挑战他的病人,揭露那些混杂、有自杀倾向、烟酒成瘾、愤怒或者心虚的病人心理的秘密。该剧还有其他大牌明星加入:《法律与秩序》(Law Order)中的戴安-威斯特(Dianne Wiest)扮演保罗的治疗师。《黑金诱惑》(Dirty Sexy Money)中的布莱尔-安德伍德(Blair Underwood)扮演一位让人猜不透的病人--一位自大的海军飞行员,遵从上级指示,但是无意地炸掉了伊拉克的宗教学校,造成16个男孩的死亡。这部剧的导演兼制片兼编剧罗多瑞格-加西亚(Rodrigo Garcia)说,这部不同寻常的电视剧是一部“有核动力的肥皂剧”。
展开
原创影评
《扪心问诊》第三季延续了前作的心理悬疑风格,却以更细腻的笔触深入人性褶皱。作为一部聚焦心理咨询题材的剧集,它并未陷入传统医疗剧的套路,而是通过医患关系的双重镜像,让观众在角色挣扎中照见自我。
这一季的叙事结构颇具匠心,采用多线并行的方式串联起不同患者的治疗故事。每个单元都像一场微型心理实验:有试图用理性伪装创伤的精英律师,有因丧亲之痛产生解离症状的少女,还有对婚姻忠诚产生认知扭曲的中年夫妇。编剧Davey Holmes显然深谙心理学精髓,让每个病例都成为社会压力的缩影,而治疗师保罗自身的情感困境,则形成了贯穿全季的情感暗线。这种虚实交织的叙事手法,使观众在窥探他人内心的同时,也不得不直面自己的精神暗礁。
演员阵容的表现堪称教科书级别。加布里埃尔·伯恩将咨询师保罗的克制与脆弱平衡得恰到好处,他那些欲言又止的微表情,比台词更具穿透力。特别出演的艾丽西娅·维坎德贡献了职业生涯高光时刻,她饰演的躁郁症患者既有令人窒息的爆发力,又在眼神闪烁间流露出孩童般的无助。配角们同样可圈可点,每位演员都能精准捕捉角色的精神痛点,使得虚构人物带着真实的血肉温度。
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剧集对“治愈”本质的探讨。当镜头长时间定格在来访者沉默的侧脸,当治疗师打破惯例说出那句迟来的道歉,这些看似反戏剧化的场景反而最具力量。剧中反复出现的沙漏意象恰如其分地隐喻着心理成长:真正的改变往往始于承认无力改变的瞬间。不同于强情节剧集的跌宕起伏,《扪心问诊》第三季更像是场温柔的精神SPA,让人在他人故事里完成自我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