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穷书生安幼舆(邱心志 饰)于一日在山上采花草,遇到了城里一霸熊大成、马子才等人正在围捕几只香獐子。不忍见其画面的安幼舆挺身相护,甚至不顾自己的安危。这样的举动得到了小獐子的注目。原来这獐子已修炼成精,名为花姑子(张庭 饰)。花姑子为了报答安幼舆的救命之恩,一直待在 他身边,替他解决恶霸们的骚扰,可是没想到越帮越忙,替安幼舆惹来了不少麻烦。而从安幼舆画中走出的钟素秋(王艳 饰)也发生着各种离奇的事。费劲办法终于能够现人形的花姑子和安幼舆产生了感情,可人妖殊途,最终等待二人的命运是什么……本剧改编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一篇。
展开
原创影评
《花姑子》作为一部改编自《聊斋志异》的古装神话剧,以人妖虐恋为核心,融合了奇幻、伦理与现实隐喻,尽管剧情存在争议,但其角色塑造与情感表达仍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张庭饰演的花姑子无疑是全剧的核心。她将獐子精的灵动与人性中的痴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为爱牺牲的剖丹取血桥段,以极具感染力的表演让观众共情。然而,角色设定也引发争议:为了报恩,她不仅放弃自我,还要求闺蜜钟素秋“接盘”照顾安幼舆父子,这种“恋爱脑”与父权依附的设定,在当代视角下显得尤为刺目。相比之下,王艳分饰的钟素秋更具层次感。她既是端庄的大家闺秀,又是画中走出的灵动女侠,对陶醉的深情与最终“背锅养娃”的悲剧结局,被王艳用细腻的演技刻画得令人心疼。而沈晓海饰演的竹妖陶醉,则以白衣抚箫的破碎感封神。他将竹子的纯粹、傲骨与痴情融为一体,对花姑子的默默守护与爱而不得的挣扎,成为全剧最意难平的支线。
叙事结构上,《花姑子》试图通过多线交织展现复杂的人性与妖性。安幼舆与花姑子的人妖恋贯穿始终,从报恩结缘到忘情水虐心,再到最后的生死离别,情节跌宕却逻辑漏洞频出。例如,原著中完整的报恩故事被改编得支离破碎,蛇精冒充花姑子害人的桥段草草收场,而钟云山、熊雄等反派的动机也显得牵强。此外,编剧强行加入的“爸爸再爱我一次”内核,让角色陷入无底线的亲情绑架,削弱了故事的合理性。不过,全员BE的结局(花姑子变回獐子、钟素秋终生未嫁、陶醉孤独离去)却与《仙剑》系列遥相呼应,将蒲松龄笔下“痴情总被无常误”的苍凉感推向极致。
主题表达上,该剧暗含多重隐喻。放生獐子的情节与生态保护理念不谋而合,而角色遭遇折射的家庭伦理困境(如钟素秋对父亲的无条件原谅)与职场背锅现实(陶醉为父赎罪的挣扎),均赋予神话外壳以现实厚度。制作层面,羽毛头饰、渐变纱裙等造型开创了“新中式仙侠风”,蛇妖的绿色眼影至今被奉为经典,配乐与画面的结合更强化了宿命感。
《花姑子》并非完美之作,剧本的缺陷与价值观的局限清晰可见,但演员的精湛表演、情感张力与美学创新,让它成为一代观众的童年记忆。正如剧中那句“山有竹兮竹有枝,月有魂兮魂念君”,或许正是对这场人妖虐恋最好的注脚——纵使时光荏苒,那些为爱燃烧的瞬间,依然在光影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