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积雪完全融化后,关东地区的飚车手之间渐渐流传起了一个传闻,在Internet上出现了一个由群马的飚车手所建立的网站,向整个关东地区征集对手并扬言要达成“关东最速计划”,甚至还十分专业地把赛道等资料罗列出来,该网站也就是那个车队的名字叫做“Project D”!枥木县S市“SEVEAN STARS”车队便是“D计划”远征的第一站。末次澈是“SEVEAN STARS”下山道最快的车手,也是个非常有趣的人。为了备战他特意向女友借钱购置新轮胎,结果女友生气地警告他如果输了的话就要放弃赛车,为两人的将来好好做打算。终于到了周末,出现在末次他们眼前的是黑白相间的86、黄色的FD以及一台印着“Project D”的白色面包车。
展开
原创影评
坐进藤原拓海那辆熊猫色的AE86,引擎的低吼仿佛能穿透屏幕。当《头文字D Fourth Stage》的片头曲在耳畔响起,我瞬间被拽回了那个用漂移点燃山路的热血世界。这一季不像前几作那样着重刻画主角的成长阵痛,反而将镜头对准了“Project D”这支神秘车队的崛起之路。深夜的山道上,车灯划破黑暗的轨迹如同利刃,轮胎与地面摩擦的尖啸声裹挟着金属的冷硬感,每一次弯道超车都让人忍不住攥紧拳头——这不再是少年试炼,而是一群赛车手以性命为筹码的巅峰博弈。
拓海依然带着那份令人安心的沉稳,可当他在秋名山的反向八连发卡弯甩出完美漂移时,指尖仍会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这份克制的紧张感被三木真一郎的配音注入灵魂,让角色呼吸间的喘息都成了情绪的延伸。高桥凉介的银白色FC如幽灵般掠过弯道时,子安武人标志性的低沉声线里多了几分运筹帷幄的从容,兄弟俩截然不同的驾驶风格在对手戏中碰撞出奇妙的化学反应。倒是茂木夏树这个角色愈发耐人寻味,她站在海边眺望远方的背影,既保留了少女的纯真,又透着历经世事的清醒,这种矛盾特质让原本单薄的形象突然立体起来。
叙事节奏像被精密调校过的赛车引擎,每一个换挡都恰到好处。二十集的篇幅里,没有冗长的回忆杀打断肾上腺素飙升的节奏,反而用蒙太奇手法交替呈现不同车队的训练日常。最惊艳的是第七集长达十分钟的夜赛长镜,从俯瞰山道的全景推至拓海瞳孔中倒映的车灯,再切到看台上观众屏息凝神的表情,镜头语言本身就成了无声的解说词。而那些看似留白的段落——比如拓海独自擦拭方向盘时的沉默,或是启介在赛前反复检查胎压的细节——反而比激烈的飙车戏更具冲击力。
这部作品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从未把赛车简化为速度游戏。当拓海面对新型涡轮增压赛车时,镜头特意给到了他抚摸引擎盖的特写,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凉介在战术板上勾画路线时的专注神情,分明是在解构某种超越机械美学的人生哲学。这些瞬间让《Fourth Stage》跳出了传统竞技番的框架,变成对纯粹热爱的深情礼赞。或许这就是经典IP的魅力,即便过了这么多年,我们依然会被那些在弯道间燃烧的青春灼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