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中越力(松本润 饰)是有两个孩子父亲,职业是小说家。他对身边人的关心和共感比其他人多一倍。看见幸福的人会高兴,看见悲伤的人会悲痛,看到烦恼的人会非常在意,上前问候。带着「想帮助他人」「希望身边的人能友好共处」的心的他,总会忍不住插手别人的问题。中越不断为同公寓的人解决问题,渐渐把大家汇聚成为一个团体。这是一部浸透进现代人孤独的内心缝隙,给予人们勇气与身边人接触的故事。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越来越复杂的现代社会问题。这些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改善或者解决的。尽管如此,以主人公所说的每一句细微的话为契机,在他身边原本冷漠的人与人之间开始产生了联系,世界也一点点地恢复了温柔。
展开
原创影评
《隔壁的力》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现代社会中被忽视的邻里温情,通过主角中越力(松本润饰)的视角,展现了一个“过度共情者”在家庭与社区中的挣扎与治愈。作为一部聚焦人际关系的家庭喜剧,它既未刻意渲染戏剧冲突,也未陷入说教窠臼,而是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叩击着观众关于孤独、联结与责任的深层思考。
松本润的表演堪称全剧灵魂。他塑造的中越力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英雄”——这个戴着圆框眼镜、总爱微微探头倾听的小说家,有着普通人的怯懦与执着。当目睹邻居争吵时,他攥紧衣角的手指泄露了介入前的挣扎;面对家人误解时,他欲言又止的沉默比台词更具张力。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演员通过微表情精准传递了角色“双倍感知”的特质:看到他人悲伤时泛红的眼眶,听到幸福故事时不自觉上扬的嘴角,这些细节让“共情”不再是抽象设定,而成为可触摸的情感温度。
叙事结构上,编剧游川和彦采用了“单元暗线交织”的手法。每集围绕一个邻里困境展开,如空巢老人的孤独、单亲家庭的隔阂等,看似独立的故事却始终贯穿着“倾听比解决更重要”的核心命题。这种设计虽在前期引发“节奏拖沓”的争议,但耐心观之会发现,那些看似冗余的日常对话实则是为后续人物成长埋下的伏笔。当最终集揭示所有角色因中越力的“多管闲事”而彼此联结时,散落的珍珠终于串成完整的项链。
主题表达方面,该剧敏锐捕捉到数字时代的人际危机。中越力“忍不住插手”的性格,恰是对现代人“原子化生存”状态的温柔反叛。剧中反复出现的公寓走廊场景颇具象征意义:昏黄灯光下,人们从紧闭房门到自然驻足交谈,物理空间的开放隐喻着心灵壁垒的消融。而主角最终意识到“帮助他人的本质是陪伴”,则将疗愈感从情节层面升华至哲学维度——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或许我们都需要一点“笨拙”的勇气去触碰他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