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五年,解放战争打响,中国大地战火纷飞。此时的大连得到苏联的援助,维持了表面的和平。但在一派祥和下实则暗流涌动,国民党反动派蠢蠢欲动,伺机破坏我党与苏联红军的接洽。这一背景下,当年因为参加“抗日放火团”而被敌人追捕的女英雄高大霞(佟丽娅 饰)受组织委派回到大连执行任务,意外邂逅了中共干部傅家庄(陈昊 饰)。脾性大相径庭的他们在一次次危机中逐渐成为可靠的战友,也生发了感情,在与国民党的较量中,取得了“夺城之战”的胜利。高大霞屡受冤屈,仍坚定信仰,不忘初心,她胆大心细,识破敌人的阴谋,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完成了“从草屋到天堂”的“搬家运动”。高大霞和傅家庄等革命战士们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同心同力,最终彻底铲除了国民党的残兵顽将。经历了一次次险象环生的磨难,高大霞和傅家庄终成眷属,收获了爱情的果实。
展开
原创影评
《霞光》以独特的叙事魅力和深刻的人物刻画,为观众呈现了一幅动荡年代中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交织的壮丽画卷。全剧共44集,通过女主角李霞从少女到中年的人生历程,将爱情、家庭与历史元素巧妙融合,展现了一段跨越时代的成长史诗。
在角色塑造上,《霞光》摒弃了传统谍战剧中“完美英雄”的刻板形象,转而通过李霞的平凡与坚韧传递真实感。她并非天生的革命者,而是因战乱被迫卷入家族纷争,从农村女孩成长为独立女记者,最终在革命理想与家庭责任间找到平衡。这种渐进式的成长轨迹,让观众更能共情她在时代夹缝中的挣扎与抉择。
影片的叙事结构采用多线并进的方式,主线围绕李霞与张阳、陈伟的情感纠葛展开,支线则涉及妹妹的地下党活动、家族企业兴衰等,既丰富了故事层次,也深化了主题表达。尤其是第25集左右的情感高潮,李霞面临革命理想与家庭责任的两难选择,导演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而非暴力冲突,凸显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性与道德困境。
作为一部以女性视角为主的作品,《霞光》对“觉醒”主题的诠释尤为深刻。剧中不仅通过李霞的职业转变(从农村女孩到女记者)展现女性意识的萌芽,更借其与闺蜜刘敏的互动,探讨了独立女性在父权社会中的生存困境。例如,李霞创办文化公司的情节,既是个人梦想的实现,也是对传统性别角色的挑战。
尽管该剧在豆瓣评分曾因“谍战元素不足”引发争议,但若将其视为一部融合轻喜剧元素的生活片,其诙谐幽默的台词与人物关系的戏剧化处理反而成就了独特风格。例如,敌方特务“老姨”与李霞表面姐妹相称、实则暗藏杀机的设定,既制造了笑料,又暗喻了乱世中人性的多面性。
总体而言,《霞光》以44集的篇幅平衡了浪漫与现实,既有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也有对女性觉醒、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其结尾处李霞在夕阳下回望人生的镜头,恰如剧名所示——即便身处黑暗,人性的光辉终将如霞光般照亮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