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田大贵(菅田将晖 饰)、铃木真吾(中岛裕翔 饰)和石川纱里(夏帆 饰)是青梅竹马的好友和玩伴,彼此之间感情十分要好。大贵和真吾两人都热爱音乐,共同的爱好让两人的灵魂更加接近。高中毕业之后,机遇找到了大贵和真吾,由于样貌英俊帅气,真吾从最初的读者模特一路走高最终成为了星光闪闪的偶像,还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眼看着自己和好友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仕途不顺的大贵内心里怎么可能会好受,就这样,他们的友情在平静之中慢慢走向破裂,最终,两人失去了联系,踏上了各自的人生道路。一晃眼多年过去,在同学会上,大贵和真吾重逢了。真吾邀请大贵到自己家中做客,哪知道当大贵登门拜访之时,等待着他的却是真吾冰冷的尸体。
展开
原创影评
《粉与灰》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青春的复杂肌理,将成长过程中的色彩变迁与情感撕裂展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以62分钟为分界线,前半段用粉色滤镜包裹着少年时代的纯真与悸动,后半段则褪去梦幻色彩,露出生活冰冷的灰色肌理,这种视觉语言与叙事节奏的高度统一,让整部作品充满诗意的张力。
两位主角河鸟与阿吾的关系像一面棱镜,折射出青春期特有的迷茫与挣扎。儿时扔石头的无聊游戏,成为他们羁绊的起点,而女孩莎莉的若即若离更像青春里转瞬即逝的幻影。影片没有停留在怀旧的温情中,而是用锋利的镜头撕开成长的伤疤:当苏打饰演的角色将夏帆摁在地上,眼泪大滴掉落的瞬间,原本纯粹的友情已蜕变成带着占有欲的执念。这种情感异化过程被处理得克制而真实,让观众在窒息般的压抑中触摸到人性最隐秘的褶皱。
演员的表演堪称影片的灵魂。前半段里少年们的嬉笑打闹带着天然的生命力,而后半段成人世界的虚伪与疲惫则通过细微的表情变化层层递进。特别是苏打饰演的河鸟,从天真烂漫到内心扭曲的转变毫无痕迹,仿佛真的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断裂与重组。这种表演的层次感,让角色不再是符号化的载体,而是具有呼吸感的真实个体。
影片的主题表达超越了简单的青春缅怀,转而探讨存在本身的荒诞性。粉色象征着未被世俗污染的理想国,灰色则是现实碾压后的残骸,两种色调的碰撞形成强烈的视觉隐喻。当阿吾最终选择以极端方式告别世界,那种“不堪死”的绝望与河鸟“映衬他人而活”的无奈,共同编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人性的脆弱与生存的矛盾牢牢困住。这种对生命本质的叩问,让影片脱离了类型片的桎梏,成为一曲关于存在的悲歌。
导演用看似松散的叙事结构,实则精准把控着情感流动的节奏。那些看似冗余的日常片段,如少年们百无聊赖的游荡、重复的呢喃,都在为最后的反转积蓄力量。当真相揭晓时,观众才会惊觉所有伏笔早已埋藏在粉色滤镜下的阴影里。这种举重若轻的叙事智慧,让《粉与灰》在同类题材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部值得反复咀嚼的影像诗。